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布的《中国峰值碳中和行动》白皮书指出,中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,实现了全球最快、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。白皮书指出,工业、交通运输、建筑业、居民生活是碳排放的重要产生领域,对实现峰值碳中和具有重要影响。中国将碳达峰、碳中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方式和生活方式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白皮书指出,中国持续打造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点,绿色低碳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持续提升酶。中国已建成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,以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为代表的“三新”成为中国制造的“新名片”。到2024年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“三新”经济占GDP比重超过18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16.3%,比2020年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白皮书称,中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,实现了全球最快、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。 2025年1月至9月,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达到52.2%,位居主要经济体第一。中国铁路电气化水平全球领先,到2024年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6.2%。推动船舶和飞机使用清洁能源。到2024年,民航运输机队燃油效率将比2005年基准水平降低20.5%。进一步推广重点区域、重点航线、重点港口船舶使用岸电。主要港口主要专业泊位岸电覆盖率超过90%。中国民航机场电气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截至2025年7月,纯电动汽车在民航中的占比达到32%。白皮书指出,中国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,积极引导和推动公民广泛践行环境和环境行为规范,推动创造绿色生活的行动。居民绿色低碳出行比例持续提升。目前,近2亿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,近2500万人选择共享出行每天骑自行车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。到2024年底,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98.5%。探索推广普惠性碳效益机制,27个省份出台了普惠性碳效益相关政策,涵盖绿色出行、节约用电、旧物回收、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场景。